西安方言觅乡音沃野三秦故乡亲西安方

2022/8/9 来源:不详

白癜风食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kyy/150425/4614844.html

方言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人类对方言的应用是与时俱来,天然自觉的。小时候说着一腔泾源山里话的我,全然不知自己说的话属于哪种方言,还天真得认为普天下人都说这种话呢,直到在乡里学校上初中,才知道一个村子与一个村子的人说话发音是有区别的。到县里读高中,一个乡与一个乡的人说话的区别就更大了,虽都是泾源话,南北乡是有差别的。乃至走向社会,与外界更多的人接触交流,人家一听我的说话发音,都不约而同的说,你是陕西人。

随着阅历的增多,我也终于明白,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泾源人,祖籍都是陕西人,祖辈不但带来了关中一带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劳动技艺,更原汁原味的保留传承了关中的方言和文化,乃至一百多年过去了,仍是乡音不改,一张嘴说的仍是与关中无二的陕西老话。难怪我从内心喜欢阅读陕西作家学者们的作品,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亲切感,即使再拗口的方言,都能明白其意。今天想来,是共同的方言文化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近两年我陆续看到学者们撰写的关中方言和西安方言的专著,新近刚读罢的新芳先生的《西安方言文化溯源》,则使我对关中及西安方言的来龙去脉和应用有了追本溯源式的了解。那一个个说起来土得掉渣的方言俚语有着不平常的来历和寓意;那一句句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方言俚语竟然隐含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那一组组读起来拗口的方言词组竟然有着多层含义;那一句句至今还被人说道的方言字词探寻来历竟然与古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一句句在书面语中少见,而在口语中仍然流传的关中及西安方言无意间传承着地域文化……一组组散见于历代典籍作品中的方言词组,一句句关中西安一带人们至今还在说道的俗语老话被新芳先生归纳梳理地琳琅满目,条理分明,其来历特点、表现形式、历代使用更是一目了然。我不由惊叹,看似人们常吊在嘴边的方言俚语,一旦被学者归纳梳理在一起,竟然数量有这么多,来历有这么久远,含义有这么丰富,演绎的故事有这么生动有趣,使用范围有这么广远,生命力有这么顽强……在我看来,所有这些也许正是西安方言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正如泾源话所说,我几乎是一气子读完《西安方言文化溯源》这部厚重的学术性、趣味性、实用性兼备的学术著作的,按常规阅读学术著作难免有乏味枯燥感,阅读这部著作,我全然没有乏味枯燥感,就像阅读陕西作家的文学作品一样,反而有一种阅读的快感。我深知之所以有这种感觉,缘于作者生于西安,长于西安,对西安方言的熟知,缘于他的学识素养,缘于他对西安及关中方言与生俱来的热爱,缘于他精心的谋篇布局和对全书结构的把握,缘于他追根溯源式的对西安方言的追述。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作者所列举的各类西安方言,包括我在内的泾源人至今绝大部分仍吊在嘴边说着,仍在书面语中用着,仍在散发着方言应有的魅力,仍在传承着西安历史地域文化。这部研究方言的学术著作,其独特处在于:

其一,对古汉语中早已有之,西安方言中至今还在使用的词语,尤其是具有关中特点的方言词语,逐朝代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研究。

十三朝古都西安历经两千多年,是中国文化、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创立之地,从古到今,传承和保留下了大量的古语词汇,与其他地方的方言形成显明对比,既有古汉语的特点,有流溢着秦韵遗风和关中地域特色,作者分六节按历史脉络和某一历史时期的特点进行梳理概括。如在第一节“周礼下数一脉承,丰镐古都有遗风”里所列举的数十个方言词汇的来源与周朝创建的礼乐制度《周礼》有关,而关中作为周朝的主要属地,语言文化有着明显的周朝痕迹,如西安典型的方言“乡党”一词,原本是周朝时的行政组织称谓,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后来人们将“乡党”引申为同乡、乡亲。《逸周书.官人》对乡党有这样的解释:“君成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诚信。”是说君臣之间要忠诚仁爱,乡党之间要诚实守信。再如“下(ha)数”一词,关中方言的意思为规矩、礼节、章法,其来源与古人占卜有关,逐渐演变为礼数。而《周礼》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饮食服饰、婚丧、祭祀、礼乐等做了严格的规定,形成了历代尊崇的礼数(下数)也就是今天关中方言里的规矩、礼节、章法之意。还有诸如“垢圿、箸笼、日噘、饰弄、阿房(wobang)嫽、晳、咥”等至今还在流传使用的方言无不与古汉语有关,这些词在古代典籍里都有特定的释意,历代都有广泛的使用。

不同时代的典籍,尤其是以西安为京城的十三个朝代的文化典籍对关中及西安方言的发展和传承影响是非常大的,汉代以《尔雅》《史记》《汉书》《说文》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典籍是盛世时代文化发展的标志,唐代的唐诗是一个时代珍贵的文化遗产,盛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长安,是人文荟萃之地,唐诗中的一些词汇对关中方言的影响较大,西安至今还在说道的一些方言词汇,在唐诗中能找到出处;宋代以婉约豪放,语言优美动听的词而名扬天下,传唱千年而不衰,对关中西安一带的方言有着深深的影响;雅俗共赏的明清小说因通俗的语言,接近市井百姓,根植底层大众而流传甚广,其生命力在于使用了更多的通俗生动的口语化的语言,包括各地的方言,陕西许多方言词汇在明清小说中都能找到出处,语言和方言具有传承性的共有特点,作者纵观历史朝代,梳理典籍名著,从中探寻方言的形成、传承、使用规律。产生于不同时代的方言烙印着时代的印记,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含义,从周朝到明清,作者从浩瀚的典籍中探寻梳理关中西安方言词汇的来源出处,不同的释意和所传承的故事。使读者对流传在关中西安一带的方言,从渊源、传承、使用、释意、词义发展等方面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

其二,对西安方言的特色词组和称谓以归纳梳理和分析。

产生于三秦大地上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秦汉遗风的西安方言有哪些特色词组,在称谓中与其他地方又有哪些不同?作者专列两章归纳梳理分析,将特色词组归纳为:惯用词组、俗成词组、数字词组、时间词组、逆序构词,这种种词组是西安一带至今还在使用又散见于历代典籍中的词组,丰富多彩而有特色,经作者精心梳理,恰当归纳,使人们看到了西安方言中的特色词组的丰富性。作者对所列举的各类词组逐一释意,列举梳理历代典籍著述里对这些词组的使用、词义的变化等,分析其在关中及西安方言里的应用和表现。对民谣中的方言也进行了列举分析,讲述方言词组引发的有趣故事,增强了学术著作的趣味性。称谓反映着特定交际语境中的人际关系,在西安方言中称谓既受着古代等级和宗法制度的影响,又有着浓郁的关中地域特色,如称父亲为“大”,称父亲的兄弟为“大大”,称婆家为“阿家”,称连襟为“挑担”,称亲戚为“亲亲”等,通过对亲戚、社交等称谓词组的了解,人们对关中一带亲属关系称谓的独特性,从源头上有了清晰的把握。

其三,对使用广泛,影响深远的方言中民俗用语进行了归类分析。

作者梳理归纳的西安民俗用语既是一种词汇,又是婚姻的一种习俗,从民俗学的角度,又是一种丰富的民俗事象,如“披红”这一词汇,既是关中一带婚俗方面的词汇,又是在婚事上为表示喜庆、吉祥、祝福的一种相沿已久的习俗,历代典籍中对这一习俗都有记载和描述。谢执事是旧时西安东关婚宴过程中的仪式,由能说会道、善于言辞的人对各路亲友、近邻对婚事所做出的贡献以表述,西安民俗中的“表话”仪式,充满着文化性、趣味性,这一关中婚礼中颇具文化性的仪礼面临失传的境地。作者收集的一段写亲友帮忙的说辞颇为顺口生动:“年老的年少的,赶车的抬轿的,吹鼓手放炮的,人背后撒骚的,消极怠工撂套的,还有招呼不到的,提扁食盒送女的,亲朋厚友知己的,方方面面贺喜的,记账跑腿收礼的,忙前忙后铺毡的,小字辈儿请安的,溜进新房(洞房)胡翻的,还有人窝胡钻的,摘葱的剥蒜的,切菜的揉面的,烧锅破柴(劈柴)砸炭的,担水吆(赶)驴磨面的,提壶倒茶抹案的,出来进去游转的,俏皮的捣蛋的,日鬼的掏探的(日鬼掏探:趁机捣乱),换身衣裳混饭的,趴着窗台偷看的”。这样的表述增添了婚礼中的热闹喜庆气氛。

关中及西安因着物产丰富,是出各种美食的地方,在方言词汇里,人们对这些美食有着地域特色显明的叫法和命名。长期生活在西安,吃这些美食长大的作者熟知这些美食,熟知这些美食的做法和称谓,梳理为面食、糕饼、面点、果蔬调料等方言词汇,如“羊肉泡馍、搅团、甑糕、浆水面、锅盔、柿饼”等美食,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作者在梳理探讨这些词汇的来源和历代不同叫法的同时,对种种美食的做法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归纳,使读者有馋言欲滴,亲临饱尝的感觉。

其四,对西安方言的行业用语和外来词汇的梳理归纳。

西安及关中一带是西北地区物产丰富,商业贸易发达的地区,长期的文化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使这一带有着来自古汉语和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吸收各民族特色的词汇,从而产生了较为规范的行业用语,也有外来词汇的加盟丰富。作者对有有着历史传统的西安骡马交易行业的方言、隐语、行业数字用语进行了抢救性的梳理,对一些行业习俗也进行了研究,对诸如西安城里的字号称谓、吆喝声、各种号子可以说是进行了抢救式的整理。那些曾在西安街头巷尾的吆喝声、叫卖声、劳动工地的号子声成为老西安的记忆,随着城市的扩张,今天人们己很难听到了。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的交汇处,西安又是十三朝古都,随着历代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诸国的往来,其语言词汇对西安方言的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外来词汇成为西安地方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以历史的宽广视角,对这些外来词组进行了梳理归纳,在作者看来,一些外来词语已经渗入到了汉语的血液当中,如“菠菜、葡萄、石榴、苜蓿”等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汇,“因果、圆满、塔”等词汇是从印度借入的,“琵琶、骆驼、胭脂”等是借自于匈奴的,“沙发、比萨”等词组则借自欧美,西安人常说的方言“尕达马西、胡里麻达”来自西域,“克里马擦”来自于波斯。

其五,对西安方言的语音特色、语法结构进行了分析。

任何一种方言和语言在语音、语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西安方言同样如此。作者在梳理列举论述西安方言诸方面内容的同时,以两个章节的篇幅对西安方言语言上的种种特色,尤其是西安方言语音的古今变化,列举大量词汇举例说明,所列举的九类字词的发音读法,方言特色非常显明,与普通话的发音读法完全是两回事,不清楚一定的语言环境,不掌握西安方言的语音特色,是很难理解和读准确的,如把下读成ha(哈),把街读成gai(该),把鞋读成hai(孩),把咸读成han(含)等这种独特的发音既与古汉语有关,也与关中一带人们说话发音的特点有关。有着作者的分析归纳,人们对西安方言从语音上以把握。同时,作者还对西安方言的特色语法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特殊词组及句法进行了举例式的探讨,通过作者列举分析,使我们看到,这些特色语法及用词一些是汉语共有的,一些是关中及西安方言中独特的。

其六,对西安民间文学中的方言进行梳理。民间口头文学、歌谣、谚语因用方言创作传承保留,以颇具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生动鲜活、易记而被人们口口相传,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西安及关中一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生了许多民间文学、歌谣、谚语,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里保留传承下来的许多古老的方言,作者对此列举实例进行了分析梳理,如流传在关中及西安一带的这段相亲歌谣:“树上的喜鹊叫喳喳,左眼跳得扑塌塌。黄狗黄狗你卧下,媒人媒人你坐下。叫我给咱烧茶炒芝麻,吃饱喝够再说话。你大伯,你听着,咱娃没长下十七八。看不了钥匙当不了家,千万给寻个好阿家。”歌谣最后一句的“阿家”一词就是典型的关中方言,即“婆家”的意思。再如“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就怕匣匣没底”。里的“耙耙”、“匣匣”就是典型的关中方言,前者是耙子的意思,后者是盒子的意思。又如“舅舅殁了阿达埋?十亩地里拣着埋”其中的“阿达”一词也是典型的关中方言,是“哪里”的意思。在西安关中一带流传的有关相亲、孝顺、夸媳妇、儿歌、经商、磨难、困苦、命运、抗争、哭丧、农事等歌谣里都有着对方言的广泛应用,从而使歌谣更为生动。

值得一说的是,作者在附录部分抢救性的列举了多段不同内容的流传在关中和西安一带的原汁原味的歌谣,这些歌谣之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与对人们熟悉的方言应用是分不开的。如“娃娃乖,穿新鞋(hai),娃娃劳捣猫咬来。猫呀猫,你别咬,咱们俩个从今好。”其中的方言词“劳捣”是调皮捣乱的意思。如谚语“有了一顿,没有了挈棍”里的“挈”是典型的关中方言,是握、拿的意思。有时候一句谚语用好一个方言字词,便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读《西安方言文化溯源》所列举分析的各类方言,让我倍感亲切的是关中和西安一带流传下来的人们正在使用的种种方言,就其读音、语法、释意等与泾河源头的泾源县人们使用的方言几乎如出一辙,没有任何差别,像典型的方言词“颇烦、俀也、蒇活、言传、谝闲传、日鬼倒棒槌、芒背、麻达、仰尘、搌仆、撩揽、细发、念弄、圪蹴、倒灶、骚情、麻利、日囊、咋咧、吃咧、晌后、帕帕、芫荽、茶饭、属迷、胡里麻达、尕达马西、克里马擦”等在书面语中少见的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还有哪些众多的语音特色明显的方言,有着与普通话不一样的发音与读法,令人称奇的是这些方言字词,西安人怎么发音怎么读,泾源人就怎么发音怎么读,包括释意也没有任何的不同。“下ha数”陕西方言是规矩、礼节、章法的意思,陕西人常说,泾源人也常说。“箸笼罐”是陕西人的灶房用具,是用来插放筷子的竹子编制的物件,普通话叫筷子篓。记得小时候的农村里,家家案板前都挂着一个箸笼罐,吃饭时都从箸笼罐里取筷子,泾源人不但说箸笼罐,用箸笼罐,而且人人都会编箸笼罐呢。而这一方言词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一直沿用至今。“日噘”这一方言是批评、训斥的意思,是吊在陕西人嘴边的方言,泾源人至今在口语交流中使用着:“那怂娃做事太差劲了,让他大美美的日噘了一顿。”某个女子长的好看漂亮,关中人说这女子长的“皙”,泾源人夸漂亮的女子要么说攒劲,要么说“皙”。“芒背”是西安方言里颇烦、忧愁、焦躁不安的意思,西安人常说,泾源人也常说,一声简单的“芒背”把以上种种意思都表达了,还有诸如“骚情、麻达、撩揽、二杆子、三对六面、三锤两帮子、五麻六道、一头抹脱了一头挑担了、匝长共短、贼打鬼”等方言词组,每每看到这样的方言,不用过多的解释,意思自明。

写到这里,我得感谢陕西乡党新芳先生的辛勤劳作,他对陕西方言的系统梳理分析和归类,尤其是对方言字、词的准确书写和读音的准确标注,使人们对西安方言的准确书写和读音有了系统全面的掌握。说实在的,处在这种语言环境中的我,多年来对许多常在嘴边说道的诸如“俀也、蒇活、芒背、麻达、仰尘、搌仆、撩揽、搋面、圪蹴、晳、剺、懔、……等等方言词,只知这么读,但却并不知道怎么正确书写,新芳先生把这一个个读起来拗口的方言词准确的进行了书写,因为汉字的同音词太多了,要准确的书写一个地域特色、发音特色明显的方言字词,既要查找字词的出处来源,又要在历代典籍中考查使用情况,做许多鉴别比较工作,从而梳理出正确的写法与读音,这是非常认真仔细、浩繁的工作。

(作者:拜学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