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白鹿原,想起的几件事
2023/5/14 来源:不详陈忠实的《白鹿原》终于看完了,APP提示我花了23个多小时,这也促使我看了一眼小说的字数:50万字,这对于我自己以后看书在时间上的耗费来说,确实起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作用,至少以后再看这种字数多点的长篇小说,也晓得会花多久了。
《白鹿原》这本小说非常的宏大,时间的跨度也很长,看完之后感觉像极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同时自己又对作品中的田小娥这个女性角色念念不忘:她有点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又有些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的玛琳娜,被众人唾弃又让人心疼,且死的还那么的惨。
《白鹿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令人痛心的悲剧女性角色,在我心里留下深刻阴影的,在田小娥之前有上吊自杀的小福子(《骆驼祥子》),投湖自尽的鸣凤(《家》),而今又多了一个被其公公扎死的田小娥。我不晓得以后还会读到其他什么令我心碎的角色,但死得太惨总让人心有余悸,暗自神伤。
田小娥其实这里呢,我并不是想写田小娥,或者是其他悲惨的事,而是我在阅读《白鹿原》这本小说时的其他收获,这些收获大都是愉快的记忆,因为这些记忆让我回到了好多年以前,回想起了以前的许多往事……
一芫荽
我不晓得有多少人知道这两个字,兴许很多人提到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反而会很熟悉:香菜。而这个芫荽(yansui)究竟是全国都流行那么讲呢,还是只是北方地区的名字,又或者是北方方言里才独有的,我也搞不明白。姑且当作是全国通行的吧!
Yansui,yansui说了30多年,而今才第一次知道这两个字原来是这么写,且还是从小说《白鹿原》里看来的,假设我对这本小说不感兴趣呢?也许就是嘴上说了一辈子,而终不知道是那两个字了。
芫荽我第一次知道芫荽和香菜是一个蔬菜是在17岁那年,在临省某个小镇最大的餐馆里。那年夏天我经某个亲戚介绍在这家店做帮厨,也兼做打扫卫生的工作。这家餐馆就是我离家找的第一份工作,而那个时候餐馆的厨师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德华,只不过不姓刘。
餐馆的厨师第一次喊我拿香菜的时候,我真的愣了好久,知道不晓得香菜是个什么东西,即便那一撮东西就在我的手边。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起,我第一次知道了他们嘴里所说的香菜,就是我们常说的芫荽。
二游戏“狼吃羊”和“媳妇跳井”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游戏,我想不仅在农村,也许城市也会有吧,只是估计又是属于我们“80后”的记忆吧!
这个游戏是划线走棋子的,有三只“狼”,15只“羊”,“棋盘”五纵五横。游戏规则是“狼”这能隔着一个空格“吃羊”,而“羊”呢,主要是围住“狼”,“狼”把“羊”吃光或者“羊”围住“狼”使其无法走动都算作胜利。
“狼吃羊”游戏这游戏对于老手来说,无论选择“狼”还是“羊”他都能巧妙的获胜,而向我这种,即便玩了很多年依然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每次下棋总会选择“狼”,因为高手就那几人,而一般情况下,选择狼的,都会占优,可以肆无忌惮的“吃羊”。
我之所以想起“狼吃羊”这个游戏,是因为《白鹿原》里提到了“纠方”“狼吃娃”“媳妇跳井”这三种游戏,而“狼吃娃”其实就是我所说的“狼吃羊”。许是陕西和河北地域不同叫法不同罢了!
“媳妇跳井”呢,《白鹿原》里是这个名字而我们却不曾这么叫,但好像也不是别名“青蛙跳井”,具体叫啥名字真的记不起来了,但规则和玩法一模一样:
玩“媳妇跳井”,在地上画个“区”字,右侧开口处再画个“O”,或许这就是那口“井”吧!
关于玩法,我这里摘录一段网络上的介绍:
两个人对手玩,每人两颗石子或土疙瘩,放在横线的两端。玩的时候,手变换着锤子剪刀包袱,谁赢了谁先走,但第一步不能档对方的路。走着走着,一方就没了去路,石子或土疙瘩就得跳到“O”里,这就是媳妇跳井。一般情况下,谁先走谁就能赢。
“媳妇跳井”游戏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游戏分出胜负的时间会很快,会玩的人,经常还没走几步就把对方逼得走投无路了,于是之后认输,“跳井”,现在想来满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