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历史闲话香菜今日宜撒芫荽一巡
2024/8/30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m.39.net/nk/a_5154122.html2月24日,“世界讨厌香菜日”。据说,这是各地讨厌香菜的人们成立的反香菜联盟,将2月24日定为“世界讨厌香菜日”,今年已是第六年了。他们还有一个网站,打开后,只有三行诗:黑芫荽在我的玉米煎饼里滑动我要是知道就好了——埃里卡这个网站多少有点意思,除了内容少了点。图源:视觉中国如同对榴莲的评价,喜欢或不喜欢香菜的,多少都有点极端。喜欢的,觉得香菜有一股“清新的嫩芽味”,吃鸭血粉丝汤、牛肉面,不撒上一点就没有灵魂。散文家吴伯箫在《菜园小记》中写:“白菜在卷心,芫荽发出醉人的清香……真是芬芳馥郁,沁人心脾。”讨厌它的,则认为这味道过于强烈,掩盖了食物的本味,说不出的厌恶。像清代美食家梁章钜,专列一份《不食物单》,里头就有香菜,且说明是“深恶者”。前些年,还有学者做了份全球调查,发现全世界约有10%的人不爱吃香菜,其中亚洲人有21%,的欧洲人有17%,非洲人有12%,拉美和中东还有南亚人中,讨厌香菜的只有7%。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人对香菜的好恶和基因有关。这是一个科学话题,我们今天不聊。我们先来捋一捋香菜的历史。香菜,这个名称其实是后来的,它刚进入中国时叫“胡荽”。从这个名字,或许你会猜到,它不是中国的原产物。大概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时期,它从原产地地中海及中亚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晋时期张华在《博物志》中写: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为何会起“胡荽”这个名字?一般认为,菜名为“胡”,表地域;菜名为“荽”,李时珍认为那是因为其茎叶细且根部多细须,“绥绥然”之故。“荽”字是以“绥”为音,加“草字头”表草本植物。但据张平真先生考证,菜名“胡荽”,实是音译自古伊兰语“koswi”或“goswi”,“胡”字除了像“胡萝卜”“胡桃”“胡麻”等表地域外,还兼顾着音译中的一个音节。那么,胡荽到了中国,为何又被称之为“香菜”呢?原来,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他认为“胡”字对少数民族来说,带有贬义,所以强行要求将带有“胡”字的蔬菜统统改名。胡荽便有了各种不同的名字:叫“香菜”,是因它带有浓郁的香味(当然,对讨厌香菜的人来说,并不香);叫“芫荽”,因其很适合盐渍食用,改为“盐荽”,同音为“芫荽”。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中说:晋永嘉后,石勒僭号于襄国,讳胡尤峻,胡荽为元荽,胡麻为芝麻,胡桃为核桃,江南曰羌桃。到元代,因为“元”这个字有褒义,《易经·乾篇》中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所以“芫荽”这个名字大为盛行,渐渐取代了其他名字。到了明清易代之际,或是因为士人的反抗精神,叫它“胡荽”的又多了起来。香菜进入中国后,迅速传播开来,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宋人种香菜,俗传撒种时主人须口诵“猥语”(下流话),这样才会生长茂盛。《灵物记》载:“胡麻必夫妇同种方茂盛,下芫荽种须说秽语。”仁宗皇祐年间,有读书人李退夫,以正人君子自居,撒香菜种,怎么都说不出“猥语”,只好低声默念“夫妇之道,人伦之性”。一时传为笑谈,成为当时的“典故”。士大夫们只要聚在一处闲聊一通,就说“宜撒芫荽一巡”。传而至今,周作人有《八十自寿诗》,其中有句:“对话有时装鬼脸,谐谈犹喜撒胡荽。”说的也是这个典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臧磊资料来源:中国蔬菜名称考释,张平真,北京燕山出版社;生命八卦——世间可有长寿药,袁越,三联书店;和而不同——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朱宏斌邓启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