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二
2023/5/31 来源:不详何景瑞民俗大写意:时光掠影,留住乡愁一一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二)
作者:何景瑞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用拳拳的赤子之情,经过长时间的子夜笔耕,留下了这些民俗文字,记录中国北方历史,为即将消失的文化存证,留住民俗文学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
一一题记
.豪华罩子灯
灯的仁慈,从四大名著中读到,即《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在《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一章中,写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尘不染,万虑皆空。扫地怕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无忧无虑无烦恼,世态炎凉皆看清。”这句话是唐僧在扫塔时对孙悟空说的,在今天品读,其中“爱惜飞蛾纱罩灯”一句,好似明代吴承恩专为豪华罩子灯写的一样。
灯语昂然,物设造定。蚊蛾都是追着光的昆虫,为了不伤到它们,就用玻璃罩住灯火,遮挡飞蛾,不被烧死。万物生灵都有仁爱之心,爱惜生命是每个人的为天立命之本,从这个意义上,欣赏豪华玻璃罩灯,你一定会受到一点人生启迪。
豪华玻璃罩子灯,设计独特,原装臻品,由灯架子、灯身、灯罩、灯头和上罩组成,是富裕人家专用灯具。这盏煤油灯,一旦点亮,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来表述,你眼前亮了,心也亮了,周围的一切甚至整个世界都亮了。在我眼里,罩子灯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那别致的造型,流畅的曲线,昭示着设计者的匠心,底座凸显的圆轮和竖线给人的感觉像一朵扣在桌上的绿色的花。
在20世纪70年代,罩子灯替代煤油灯,走进人们的生活,是较为高档的煤油灯,在家乡没有一家使用过这种豪华罩子灯,还是第一次见到,十分稀罕。好似在那个夜晚,那灯下苦读的情景宛如就在眼前,驱散了心中的孤独寂寞,在柔柔的光亮中,领略秦汉金戈铁马的刀光剑影,品味唐诗宋词的隽永醇厚,伴随着窗外的繁星弯月,在一页页的格子中期盼着一个个新的希望,用纯洁的文字,守候心灵的一片民俗的净土。
.铜制火锅
锅涵春秋,不谈春夏秋冬事;鼎煮食羹,无关四季热与寒;创始佳肴,只顾汤里寻仙禅;麻辣生猛,鲜香入骨脱俗凡;遣兴纵情,红汤锅里捞世界;涮三烫四,吆五喝六乐高台;山城家宴,九宫格里分乾坤;桌前聚满四方客,处处时时火锅燃。这就是铜制火锅的真实写照,蕴含着饮食文化的内涵,风韵倍添,雅趣犹存。
火锅,是中国独创的美食用具,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关于火锅的起源,历史悠久,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也是火锅,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唐朝白居易的《问列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火锅的情景。
铜制火锅,结构简单,科学合理,符合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据《魏书》中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火锅煮食就逐渐多起来了。最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到北宋时代,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到了清朝时的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多个,应邀品尝者达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如今,锅族鼎力,菜系豪华,如著名的广东的海鲜火锅,食而不腻,味美无穷;苏杭一带的菊花火锅,清香爽神,风味独特;云南的滇味火锅,鲜嫩香辣,饶有风味;湘西的狗肉火锅,享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美誉;重庆的毛肚火锅,麻辣醇香,名扬天下;北京的羊肉涮锅风味别致,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鲜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上海的“什锦火锅”等,也风味别具,诱人馋涎,堪称为寒冬里的“席上春风”,为食客们所津津乐道。
如东北人招待贵客时,火锅里的菜摆法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类,右边是虾类,各种菜丝稍许放一些。若对待不速之客,则把两个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你离去。台湾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有七样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葱、芫荽、韭菜、鱼、肉,这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人缘好、长久幸福、有余、富足。
铜制火锅,在中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花色纷呈,百锅千味,广为流行。
.柳编笊篱
一捞搜尽沸海浪,仰天笑囗星斗藏,胸中无限意,满腹全抛离,破解有与无,丈量世态深,日月星辰柳枝编,春夏秋冬大食堂。今又看见柳编大笊篱,它留下时代记忆,影响几代人,已成为历史传说。
柳编笊篱,取于自然,做工古朴,发源于中国,是一种传统的炊具,用柳条精致编成,与把手编为一体,像漏勺一样捞取食物,如捞饺子、捞面和捞干饭等等。也有竹编的、金属的笊篱,用于做饭时的过滤、筛分、漓水等。通过对笊篱的发明利用,证明了原始的生活,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创造了世界文明。
笊篱深入千家万户,用途广泛,历史典籍略有记载。北魏朝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须即汤煮,笊篱漉出,别作臛浇。”元朝刘君锡《来生债》第三折:“我一日编十把笊篱,着灵兆孩儿货卖。”明朝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六回:“刽子手将一把铁笊篱,在油锅里捞。”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记,有的门口挂着一只笊篱,有的窗口放着一对笊篱。”码着历史文化的足迹,品味现代生活,民俗永不落后,永远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在大跃进年代,家乡的生产队都成立大食堂,记得广大社员同吃一锅饭,在饲养站的三口大锅旁,放着三把柳编笊篱,一把捞煮熟的红豆子,另两把捞小米饭,又放在大锅里拌匀混,那沏透的豆子干饭味,满西营子飘香,回想起来,回味无穷,至今不忘。是这把柳编笊篱,记录了我的亲身经历,捞起多少往事,会勾起更多人的联想。
.军用背壶
军旅生涯渴望归,铸就军魂诸努力;虽装沧海一壶,却助疆场一魁;海山鳌背蓬壶顶,别是登峰聊自开;提带绿柒墙头挂,布谷催耕吻嘴鸣;唇干舌燥甚似火,吟兴月盎齑味长;金戈铁马泻金波,清香古意荡千秋;勇士加持多少事,道有军壶醉悠然。李白《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军用背壶,是否敢与玉壶试比高?
背壶为古代汲器,为背用之壶,背水之壶,是古陶瓷瓶式,因为壶的两侧有穿带或绳索的环耳沟漕而得名。军用背壶,造型新颖,风格独特,也叫穿带壶、穿带瓶、背水壶、携壶等,就是军用水壶,采用铝材质作为水壶外壳,是军队在作战演习时的必备装备。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维持军人战斗力的必需品。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战士们体内水分的流失强度非常的大,这就需要及时喝水来补充,军用水壶发挥了应有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使用的水壶,多为从国民党手中接管的后勤工厂中生产的产品,其形式与日式水壶相似,壶身采用铝制材料,由软木作为壶塞,用帆布带从壶两侧固定,携行方式采用可调帆布背带,有的壶身外侧还印有八一军徽,但此种水壶壶壁薄,外层涂漆也不牢固,在行军作战时,易受磕碰变形;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软木壶塞易变形漏水,当壶里装满水做剧烈动作时,会弄湿携带者的衣服,如装的是开水还会导致烫伤。以后,壶塞由软木改为酚醛塑料螺纹盖,增强了密封性,便于使用,得到普及。
军用背壶,绿彩鲜艳,纯色点绘,似风吹绿叶动感,静动相映成趣,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到新中国成立,军用转为大众生活用具,进入商品流通领域,成为劳动生活的普通工具。
今天,我们感悟这壶内壶外的硝烟与沧桑,了解一下我国的军用水壶,淡淡清香飘千古,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多种多样式的军用背壶,是中国器物文化的独有展示,已成为民俗怀旧老物件。
.铜香薰盒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炉烟方袅,草木自馨,禅韵煎日月,氤氲透堂间,扑鼻微意萦心曲,世间清旷盒中燃,清芬醒耳目,馀气入民俗,铜锈自然千年成,器形纹饰合古意。铜制薰盒分为三层,由底座、炉体和上盖组成,做工独具匠心,摆设古朴大气,讲求禅韵,造型颇有考究。人间清旷之乐,炉中弄景瀹盏茶,从古至今,焚上一盒香,总能净化杂念、平和心境之意趣,文人生活中的点缀,像赤峰辽金时代的草原乡野名片,是天底下最温暖地方,已刻上历史的烙印,得到文化的升华,更加难得可贵,感受到时光的悠远与美好。
铜香薰盒,叫熏香炉、香薰或者香炉,是焚香时专用器具。铜香炉中最知名的是明朝制造的宣德炉。唐代郭震的《莲花》中写道“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宋代诗人连文凤《烧香》中“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唐代李白在《留别金陵诸公》一诗中写道:“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从古代诗人的笔触中,感觉到香薰的普遍意义和广泛作用。
铜香薰盒做工很有创意,纯手工精雕细刻,展现格局,具有静心凝神,或于冥想中,或于品茗时,笑语盈盈暗爚燃,一缕淡淡的清香,能让人缓解压力,散发着书卷气息,淡雅媚艳厚重,适合家居书房,人文气息浓厚,缛节以粗放的手法表达了细致入微的壮阔胸襟,摆放家中大气十足。百和薰肌香旖旎,有创意的檀香香盒,是中国传统香道系列以窗棂为灵感,与纯铜结合,造型简约,充满娴静的东方文化风尚,完美的感情的密码。
薰香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集中在宋、元、明、清四朝,族业的蓬勃发展,名炉辈出,各种铜式香炉纷纷问世,其中包括了鼎式香炉、鬲式香炉、奁式香炉、鱼耳香炉、三足香炉等多种样式,成为香炉的主流,逐渐由上流社会赏玩转向用于祈神供祖,确立了观赏实用地位,真品包浆温润,色泽蕴藏于内,脱平庸俗气之名,得以登大雅之堂。随着香炉收藏文化的兴起,古代香炉也日益得到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