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儿油粉咸饭甜沫儿
2023/6/4 来源:不详我曾写过《稀嘞》《再说稀嘞》两篇文章,谈老黄县的粥汤类饮食。早年间,生活艰难,黄县南部山区山高坡陡,土壤瘠薄,日子更是难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食基本都是片片(苞米面儿加豆面做成),再一早吃的是胡汤片片和煮地瓜干,更加难以下咽。主食既粗粝,就头又少,有的人家好多天不炒菜,只是熥点咸菜、小咸鱼、虾酱之类的对付着。这种情况下,粥汤类食品就显得很重要了,一则是润滑肠胃,不然肚子里“硌硌碌碌嘞”;一则是缓解就头杀嘴的生咸,不然就会“齁吞儿(黄县话指嗓子)”。很多人家一天三顿都离不开“稀嘞”,这种热爱程度跟广东人喝汤有一拼。
黄县人家常喝的稀嘞大致分几种:一是原味的,如米汤(苞米面儿打的稀饭)、煮汤(蒸饽饽时锅底水里撒把米煮成的)、胡汤(胡汤面儿打的稀饭)、米儿饭(包括小米稀饭和大米稀饭)、苞米廗儿饭(碾碎或舂碎的苞米粒儿熬成的)。一种是咸口的,有饭有菜,也可以充当主食,如鼓儿汤、片儿汤、小鳖跳湾(苞米面儿拍成小饼子下到汤菜中)。一种是甜口的,如地瓜饭(地瓜放到米汤里熬煮);“泚碗炒面”“泚几块核桃酥果儿”属于临时应急的;豆浆则只有城里才有,黄县没有咸豆浆的喝法,一般是加糖,有舍不得放糖的,捏几粒糖精放里面,喝完了嘴里有点发苦。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是咸酸口,如油粉和咸饭。
“油粉”又称“粉浆”“浆脚儿”,是加工粉条的副产品,粉房在推粉时,水磨的绿豆或地瓜浆滤去粉渣(老北京人称为“麻豆腐”的,就是绿豆粉渣,可以加羊尾巴油、青豆嘴儿炒了吃,和黄县人馇馇豆腐渣差不多),
麻豆腐
倒入大缸中静置,下层的淀粉取出后干燥称为“粉团”,是漏粉的原料。
油粉
最上面一层清水撇掉,在淀粉之上含有余粉的浆水,就是油粉,可挑回来喂猪,余下的排到浆窖儿里沤肥。黄县人把这种下脚料发酵后再熬熟,就是油粉(人吃的油粉只要绿豆粉的),是穷人的美食。
黄县油粉的做法比较复杂,要先把花生和黄豆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夜,要泡得发胀才好用。将豆腐切成丁,下油锅中小火慢慢煎炸,直到豆腐丁金黄硬脆,即可出锅。另起锅放少许油,葱姜爆锅,将五花肉丁下锅煸炒,加入菠菜和白菜,炒至蔬菜断生即可出锅。取一小盆发酵好的油粉放入锅中,加入花生和黄豆,中火慢慢熬煮,等油粉烧开后,将苞米面儿搅成糊糊(过去好过的人家多用黑面,取其滑润,也可以放淘好的小米,取其米香)倒入,以增加黏稠度。转小火继续熬煮,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将先前炒熟的菜和炸豆腐丁放入锅中,加少许盐和香油调味,撒上芫茜菜和韭菜段,就可以出锅了。
黄县油粉
喝起来咸攒攒、酸溜溜的,又开胃,又好消化。虽然初闻有点酸馊味,入口却是鲜香无比,这和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是一个道理。
老北京小吃“豆汁儿”也是绿豆粉做的,但要简单得多,没什么配菜。
豆汁儿、焦圈、辣咸菜
梁实秋先生是豆汁儿的铁杆拥趸,他的《雅舍谈吃》里有一篇《豆汁儿》:“胡金铨先生在《谈老舍》的一本书上,一开头就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这话一点儿也不错。就是在北平,喝豆汁儿的人也是以北平城里的人为限,城外乡间没有人喝豆汁儿,制作豆汁儿的原料是用以喂猪的。但是这种原料,加水熬煮,却成了城里人个个欢喜的食物。而且这与阶级无关。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府门头儿的姑娘、哥儿们,不便在街头巷尾公开露面,和穷苦的平民混在一起喝豆汁儿,也会派底下人或者老妈子拿沙锅去买回家里重新加热大喝特喝。”汪曾祺先生也说过:“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他和梁先生有同好,巧的是也写过一篇同题的散文《豆汁儿》:“豆汁儿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这就跟臭豆腐和启司(Cheese)一样,有人爱,有人不爱。”“豆汁儿”一词最早见于乾隆年间,最少有近二百年历史了。民国王荫斋和雪印轩主《燕都小食品杂咏》“豆汁”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注:“豆汁,即绿豆粉也,其色灰绿,其味苦酸。分生熟两种,熟者挑担沿街叫卖,佐咸菜食之,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走街串巷,住家户儿买了回家自己熬。
卖生豆汁儿
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口铜锅,小火熬着(火大了一是容易糊锅底,二是豆汁儿容易“澥漓”),熬得了,吆喝一声,“豆汁儿——粥噢,开锅”,前面拖音拉调,后面音短声促,四方食客,闻声而至。豆汁儿配焦圈(饭量大的要来两套马蹄烧饼夹焦圈),佐以辣咸菜(切得极细的腌擗蓝或芥菜疙瘩,拌上辣椒油),就是老北京人经典的早餐。
我一直以为黄县油粉是独一无二的,后来才知是井底之蛙。有朋友去山西旅游,回来说在晋南临汾襄汾县吃过油粉饭,印象很深。襄汾油粉饭比黄县的更加复杂,先用小米、绿豆、大豆、花生豆加水煮开,再加入豆腐、萝卜、海带熬煮,待软烂后加入发酵好的绿豆浆,不停搅拌,烧开后再加入手擀面(山西不愧是面食大省!),另起一锅,以韭菜或菠菜小炒肉,炒好后加入,临出锅时再加入芫茜菜、辣椒油和花生碎(有的以芝麻盐代替),吃起来微辣咸香,酸爽适口,面条软糯滑爽,风味独特,吃上两碗,连主食都省了。陕西富平县、山东淄博博山区也有油粉饭,同样是以发酵的绿豆浆打底。或许这些吃法,都是随着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而流布四方的?
黄县话还有一种叫作“咸饭”的,和油粉的做法差不多,算是油粉的简化版。油粉只有推粉时才能吃到,咸饭一年四季可食。先用葱姜炝锅,放上蔬菜煸炒,再加水烧开,倒入苞米面儿糊糊或淘好的小米,等馇馇好喽再放点盐,最后放点韭菜啥的提鲜,有的地方称之为“菜米汤”。还有人习惯了油粉的酸爽,会往咸饭里倒点儿醋,或是从山上拔几棵“酸醋溜儿(学名酸模)”放进去,喝起来也有点酸溜溜的。咸饭也不是黄县独有的,济南的甜沫儿也是粥菜合一的。不过甜沫儿用的是小米面,将泡好的小米磨成糊,先将浸泡过的花生米、豇豆、红小豆、粉条等放入锅中,微火慢煮,待粉条熟透、花生软糯、豇豆绽开时,再下切成细丝的豆腐皮和菠菜之类,放盐、白胡椒粉或五香面调味,煮开后加入小米面糊,起锅前要加一点香油,最后烧一勺炸葱姜大料的热油,往上一浇,香气瞬间激发,谓之“倒炝锅”。
甜沫儿微咸略辣,五香扑鼻,为什么会叫作“甜沫儿”呢?这还得跟草原上的奶茶扯上关系。蒙古人的奶茶是牛奶加砖茶加盐煮制的,但光喝奶茶不饱,最常见的“奶茶伴侣”便是用糜子(一种不黏的黍,黄县人用来做糕、包枣粽儿的“大黄米”是黏的黍)做成的酥脆炒米,这样早餐就可以对付过去了。满清崛起后,一部分蒙古族编入蒙古八旗,并随清军入关,将饮奶茶的习惯带到了北京。可在农耕地区上哪儿找牛奶啊,糜子就渐渐逆袭,反客为主,奶茶最终改良成了以糜子面为主的“面茶”。
面茶
将糜子面用凉水调成糊,锅里先加入凉水,放入碱和盐,烧到八成热时,将糜子面糊慢慢倒入锅内,不断用勺子搁喽防止煳锅底,水沸后改文火熬制,直到糜子面熬成金黄色,盛到碗里时,再撒上芝麻盐(最初是用满人喜欢的苏子盐,即紫苏的籽炒熟加盐捣碎,后来才改成汉人习惯吃的芝麻盐),淋上芝麻酱增味(传统相声《报菜名》有这样一句:“东边茶汤紫铜大壶注滚水,西边面茶笔走龙蛇画麻酱。”很多人分不清老北京的茶汤和面茶,二者都带“茶”字,但都与茶无关,茶汤有点像黄县的炒面,用水泚着喝,汪曾祺《面茶》:“面茶和茶汤是两回事,虽然原料可能是一样的,都是糜子面。茶汤是把糜子面炒熟,放在碗里,从烧得滚开的大铜嘴里倒出开水,浇在碗里,即得。”),这就是糜子面清香、芝麻盐咸香、芝麻酱醇香三香合一的面茶。再配上两撇棒槌油条、葱花油饼或烧饼果子,这也是老北京人常吃的早点。
甜沫儿
后来面茶从北京传到了济南,粥做好了,大家琢磨就一碗糜子面粥加上两味调料,太简陋了,再添点么儿(济南话给东西叫作“么儿”)呢?再添上点粉条、青菜、花生豆、白胡椒粉、五香面之类的“么儿”,“添么儿”之名就传开了,后来人们根据谐音雅化成了“甜沫儿”(面茶之于甜沫儿,就如同豆汁儿之于油粉,面茶、豆汁儿是极简版,甜沫儿、油粉是轻奢版)。这大约是可信的,因为德州(不是德克萨斯那个德州!)人也很喜欢喝甜沫儿,这说明甜沫儿是从济南北面传过来的。
“重庆油茶”又称“油茶馓(sǎn)子”,做法和面茶也差不多,香喷喷的炒米磨成粉,熬成黏糊糊的米糊,加入香酥黄豆、花生、小香葱、榨菜、炒盐、油辣子等,撒上一把嘎嘣脆的面馓子做“冒儿头”,再按个人口味加上现磨的花椒粉,麻辣香脆,油而不腻,当地人称“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
重庆油茶
云南的“稀豆粉”则是用豌豆磨成粉,先炒再熬,单吃有淡淡的豆香,味道比较纯粹,加上褐色的酱醋、乳白的蒜汁、泛黄的姜汁、红色的腐乳汁、绿色的葱花和芫荽,再加上炸过的洋葱碎和花椒油等十几味调料,一碗素净的稀豆粉就像被施了粉黛,用来泡饵丝、饵块或是切段的油条,是云南最常见的早点。
云南稀豆粉
稀豆粉的调料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少类似的吃食,应该都是从面茶衍生出来的。
至于咸饭是不是受到甜沫儿的影响,还不太好说,因为“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各地这种粥菜合一的做法很多,多叫作“菜糊涂”“菜糊汤”之类,都是为的省火、省事、省粮食。再加上商旅、移民的因素,这些地方小吃之间的关系就更加缠夹不清、难以理清脉络了。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