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蕹菜荸荠芫荽盐须是学名,你还
2022/5/19 来源:不详昨天在讲析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第七思“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时,因强调识记“壅”的字形,顺带提及了与之形似的“蕹菜”的“蕹”字。没承想午休后,一位学生碰到她的前语文老师,兴奋地说:“老师你知道‘蕹菜’怎么写吗?我们夫子知道!“
当同事告诉我这事时,我不由感慨不已。以前我们在荔中读书时,都知道“蕹菜”之名,也知道怎么写“蕹菜”这两个字,后来到了桂林读书,才在师大食堂的水牌上,第一次知道了“空心菜”就是我们荔浦人说的“蕹菜”,“八棱瓜”就是我们荔浦人说的“丝瓜”。如今的学生却是先知道了空心菜就是我们荔浦人的蕹菜,但却不知道居然还有“蕹菜”这个书面语词汇。
由此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荔浦话无法传承下去的原因了,因为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先接触到普通话和书面语,再由普通话的书面语无师自通地根据自以为是的规律来转换成“荔浦话”的。所以当他们听到长辈们说着正宗荔浦话时,都以为是大人说错了,很多人还执意地要“纠正”大人的荔浦话呢。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荔浦人日常所讲的“蕹菜”便是这种植物的学名,即正式的中文名称,“空心菜”却是别名。关于“蕹菜”的得名,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蕹菜》条目中,是这样解释的时珍曰∶蕹与壅同。此菜惟以壅成,故谓之壅。书中还记载了“此菜,水、陆皆可生之也。”所以我们荔浦栽种的既有旱蕹菜,也有水蕹菜(当然这里的水蕹菜是指水田里种的,而不是一种叫水蕹菜的杂草)。
荔浦人常讲的植物名称是正式的中文学名,远不止蕹菜一种。荔浦享誉世界的两大特产荔浦芋和荔浦马蹄,这两种特产的本名槟榔芋、荸荠,便是很正式的学名即中文正式名称。荔浦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才被正式定名给荔浦出产的槟榔芋的;马蹄则是荸荠的别名,也是近二三十年代才通行于荔浦的。有点年纪的荔浦人都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荔浦,只有槟榔芋、荸荠这两个名称是通行于世的。
槟榔芋得名的原因是,据称是其形似椭圆,该品种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故又名"槟榔芋"。原产福建,后引入荔浦种植。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因剧中有荔浦进贡芋头给皇室,乾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之情节。荔浦人为了宣传效应,便以官方名义将荔浦产的槟榔芋定名为“荔浦芋”。
而荸荠也是这一植物的正式学名。据《现代汉语词典》“马蹄”词条下的解释是:①马的蹄子。②方荸荠。即是说,马蹄是某地的方言而来。到底是何地的方言,居然成为当今一统天下的通称呢?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马蹄”是广州方言中对荸荠的俗称。而这一称呼又是古代闽、粤方言的“遗传”。在闽、粤方言中,果子一类东西被统称为“马”(音);在具体称呼某一种果子时,则习惯于将“马”置于果名之前。像桃子发音为“马桃”,意为桃树的果子。“马蹄”中的“蹄”(音)意指地下。按照闽、粤方言中修饰限制成分常后置的特点,“马蹄”的意思是“地下的果子”。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