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厦门人记忆深处的面王珉文并摄

2023/9/29 来源:不详

#向生活小美好出发#

《一碗厦门人记忆深处的面》王珉(文并摄)

厦门最老牌“新厦虾面餐厅”的虾面美文,现已发表在中央、省、市级的报刊——团结报,澳门华侨报,济南日报,东南早报等等,报网同步,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其中几家搜索引擎搜索量大。

虾面对于老厦门人而言,是一碗带着“妈妈味”的小吃。

人来人往的老市区里,充满了厦门的城根文化和饮食文脉。一碗老“新厦虾面餐厅”的虾面,承载着多少老厦门人的记忆,正如他们店里很多食客都是操着闽南话腔调的回头客。

年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林文乐就沿着以前鹭江道第五码头和第九码头卖虾面给渔民、挑夫、码头工人、商人。年公私合营,林文乐到饮食业公司当厨师。同吴再添、黄则和一样,他们家也变成公私合营的一员,择址于思明北路47号把招牌立起来,为了纪念“新厦门”,所以成立了“新厦饮食店”。

年,林文乐以承包的形式自主经营。自此之后,他们家只卖虾面一款品类的小吃。因为城市改造的缘由,新厦饮食店在年搬到第五码头自主经营。直到年,该地块整体拆迁改建为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大楼,新厦饮食店和它的新厦虾面就搬到了厦禾路。年店面搬迁后,林文乐就把这门老手艺传给了女儿林丽英。当时是夫妻档,夫妻俩一起经营这家小店。很多老厦门人的记忆中都是林丽英丈夫在台面上操作。年,厦禾路拓宽后,他们又搬到了人和路,当时的价格是3元人民币一碗。年,新厦虾面从人和路搬到大同路32号,由女儿曾妮和母亲林丽英一起经营,价格改为20元人民币一碗。

来厦门旅游或者常住厦门爱吃的朋友会好奇,一碗好面是如何练就的?前一天晚上九点收摊时,林丽英母女就开始准备明天早上的货。隔天凌晨五点母女俩起床,一起剥狗虾的虾壳——它们要用龙海海门的小船定期运到店面备货,来保证虾的鲜度和脆度。母女俩精选虾壳准备熬汤,虾仁放在碗里备用。早上六点,母女俩把狗虾的虾壳放在研钵,用舂一杵一杵捣碎,尔后过滤。虾壳经过敲击变得细碎。虾面之所以甜美,秘诀全在于研磨后的虾壳再精心熬煮,是一般调味品难以企及的腥鲜甜美。加入冰糖、猪骨头、葱花、蒜末再熬——母女俩坚持老手艺,采用秘制配料每天熬制六个小时的汤头,浓郁的鲜味,久久让人难以释怀。

上午九点,店面开门营业,迎来第一位客人,母女俩依照工序打上第一碗虾面。解放前,虾面的配料只有虾仁和肉片,当时名为“虾肉面”。年后,随着物质生活向好,配料也越来越多元化。如今,虾仁、瘦肉、脆管、豆芽是标配。面条采用厦门人常吃的水面,短时汆烫软嫩Q弹。所谓“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虾面的汤头才是主角,再加入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粉和芫荽,放上葱头油和蒜蓉,一碗香喷喷泛着红光的虾面,就大功告成了。尽管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太多的老味道还是保存下来,虾面也从祖辈传到了第三代传人,祖辈从小就不断告诫晚辈,这一锅虾汤要做一辈子。这锅汤不仅养活了一家老小,也滋养了很多厦门人的味蕾。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忘本,传统老手艺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很多新、老厦门人,不管走到哪里,在全世界各地,都会怀恋这一碗家的味道。如今,无论什么时候到大同路32号,都可以吃到回忆里惦念的虾面。在这里聊着关于厦门的那些记忆碎片和食客们的故事,让每个年代的人都能感觉到老店的温暖。这大概就是传承的价值所在——坚守初心和匠心,三代传承老手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5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