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副刊专栏城市滋味养成史滇西山河

2023/6/24 来源:不详

“滋味的多元,

来自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民族信仰之间的互尊互信”

魏水华(“食味艺文志”号主,饮食风物爱好者)

年12月,埃德伽·斯诺来到中国,在昆明,他遇到了《美国国家地理》撰稿人洛克,洛克告诉斯诺,中国最有趣的地方在云南西部,那里是“人类真正的乐园”。

三个月后,斯诺跋山涉水,到达了中缅边陲一个名叫“腾越”的地方。这是当时滇缅公路的重要枢纽,无数东西方客商在此停驻,文化极其繁荣。

斯诺记录了一种名叫“世纪布丁”的食物:先把来自东南亚的西米和糖一起泡开、煮化、晾凉,加入本地的牛奶、鸡蛋冷藏定型,最后加一颗本地蜜饯“雕梅”点缀。

斯诺说:“世纪布丁是西方主妇望尘莫及的,它的创作者是真正的艺术家。”

今天,“腾越”已变成县级市腾冲,隶属云南省保山市。斯诺和洛克所描述的“人类真正的乐园”,则描绘了闻名遐迩的腾冲热海、奇伟诡谲的高黎贡山和兼容并蓄的保山美食。

保山所在的滇西,是全球地貌最独特的区域之一。

南亚次大陆与亚欧板块相撞的正面,抬升成了雄伟的青藏高原;而相撞的侧面,则是一片南北走向的褶皱,高山深谷在这里密集分布,中国人认为这是阻隔中原地区入藏、入缅的天险,因而为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横断山。

巨大的垂直落差,造就了横断山区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物产;更给予了藏、彝、纳西、怒、傈僳、独龙、普米、白、景颇等数十个民族千年来保留自身文化传统的土壤。

保山,是横断山区深处,面积最大、气候最宜居的一块大盆地。

宜人的气候,养成了保山人安逸、平和的性格,多样的物产,更构筑起了保山餐桌丰富的滋味。

撒撇在云南各个傣族聚居区都有,本质上是牛羊苦肠汁水,加入各种辅料制成的略带苦味的食物。但油炸撒撇却是保山地区的专属。

制作油炸撒撇需要很多保山特有的香料,包括韭菜、香辣柳、老缅芫荽、金盖等等:香辣柳就是泰式料理里常见的香茅,保山产的大都野生,拥有更重的柠檬香;老缅芫荽是一种野生的香菜,味道浓郁;金盖则是荆芥的方言叫法,这是一种混合有樟脑、薄荷与茴香味道的香草,凉拌吃清凉爽口。

所有的香料先下油锅炸,断生后捞出香料,和油分成两锅。油锅里加米线拌匀,香料锅里则加入过滤后的牛苦肠水,冷水遇热油,会发出噼噼啪啪的油炸声。最后两锅合一,加入炭火烘干的牛胰腺片和牛瘦肉制成的肉末焖到入味。

这样做出来的油炸撒撇,既有复杂袅娜的香料气味,又有清凉微苦的撒撇味,还有滑溜的米线和扎实的牛肉,小小一个碗里,浓缩了世界生物多样性博物馆的神奇风物。

宜居,就意味着保山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文明的遗迹。最晚到公元前5世纪,傣族先民就以此为核心,建立起了名为“勐掌”的政权。当时,云南缅甸各国都称勐掌国主为“哀隆”,在傣语里,“哀”的意思是老大,“隆”的意思是兄长。

这个称呼,是后来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哀牢国”的源起,也展现了当时云南中西部和缅甸北部区域范围内勐掌国的绝对权威。

同时期的东亚地区正处在东周时代诸侯争霸的乱世,而在欧洲,希波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作为世界最早形成统一政权雏形的区域之一,保山地区昌明的社会环境,孕育了精致的饮食,很多至今流传在保山餐桌上的菜肴,都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

火烧肉是把整猪,或者大块猪肉丢进火堆里烧灼。比较讲究的做法,要用松塔做燃料,渗出的有机物能为肉块沾染上浓郁的松香味。

因为肉块大、火势猛,火堆熄灭后,肉块会呈现外焦内生的状态。此时用清水或淘米水反复刷洗,洗去烧焦的部分。再切成半透明的大薄片,搭配由醋、辣椒油、酱油、芫荽末、蒜泥调成的蘸水。香滑、醇厚、肉味浓郁。

在火烧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保山大烧,则是把猪五花肉彻底烤熟,皮脆肉香。这是今天保山各类宴席必不可少的大菜。

最好吃的做法是将大烧切片,搭配多种蔬菜和香料凉拌,脆、淳、柔、爽于一口,值得一试。

坛子鸡是拿整只鸡过油炸定型后,封入陶坛,与各种香料、卤水一起小火慢煨。炸酥的鸡肉吸饱卤汁,油而不腻;又保证了整鸡形态的完整美观。

这种先油炸后密封慢煮的做法,源自物资不足的上古时代,人与厨房的妥协:油炸可以让动物脂肪析出,得到更多的油脂;密封慢煮则是人类对火的掌握精准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节省燃料的取巧做法。

通过取巧烹饪获得好吃滋味的保山人,把这种讲究的食物保存下来,并流传至今。

施甸骨头鲊则反映了另一种古老的食俗:入冬时节,人们把新鲜猪排、脊骨及少量肠、肚砍剁成均匀的团状,加入各种香料揉拌,最后填压进瓶子,以油脂密封后阴凉保存。几个月后,取出蒸食。

这样做出来的猪排骨,有复杂的香料味、醇厚的肉味,还有发酵带来的酸鲜味。

在横断山区的一些河谷地带,同时拥有湿润的空气、充沛的日晒和风力、稀少的降水,这种自然条件既可以防止杂菌侵袭,又为腌腊肉类的发酵、干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腌腊水禽的吃法多样,尤以加入青蚕豆、嫩豌豆和大米后,做成焖饭,最香。

金鸡口袋豆腐也是个很有趣的例子。原本廉价的豆腐,先用油炸使表皮硬化,再浸泡土碱水,让内里的大豆蛋白变性,重新液化。

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拥有了神奇的“包浆”效果,食材所费无多,但其中心思与功夫,却全在不言中。

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率77个属国、55多万人口归附东汉。汉明帝刘庄将哀牢国的国都勐掌设为永昌郡,意思是永续昌明。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云南纳入大一统王朝的版图,是保山融入汉文化的开端,更决定了此后千余年里,保山滋味的走向。

作为汉王朝的边疆前沿,保山承载了重要的物流转运功能。中国通往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通往南亚次大陆的蜀身毒道,都在此设立驿站,供往返客商休憩补给。

原本独立生长的保山滋味,从此接受了来自中原、南亚、东南亚三大文化圈的交互影响,成为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大树。

流行于保山茶室里的泡鲁达,是中西合璧的甜品。其原型是孟加拉国的国饮“falooda”,意为“奶昔”。在南印度地区,人们用玫瑰糖浆垫底,加入牛奶、刨冰和罗勒,调制出美味利口的饮料。

到了缅北和保山,人们重新赋予它信达雅兼备的译名——“泡”是汉语,“鲁达”则源自傣语“rumpamd(面包)”。保山人用本地牛奶为基底,加入东南亚风情的法棍、西米、紫米、椰丝,再加几块香甜的木瓜,就成了能让年轻人在茶馆里消磨一整个下午的佳品。

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小小一杯甜品里汇聚,彼此影响、相互成就。

汉唐之后,云南出现了南诏、大理等盛极一时的地方政权。保山所在的滇西,成了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盘。虽然地处偏远,但其战略价值,已经从国家层面凸显。

到明末,滇西又成为南明王朝的最后堡垒。反复拉锯下,大量汉族、回族、满族等民族的移民涌入保山地区,至今影响着这里的语言、风物和饮食。

著名的腾冲大救驾,传说是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奔逃至滇缅边境,当地百姓用现成的饵块、火腿、酸菜、鸡蛋、糟辣子等炒成杂烩,为落难皇帝充饥的食物。

虽然传说未必可信,但大救驾里的材料,倒真能反映多民族杂居、文化融合之下,保山地区的饮食特色。

滋味的多元,来自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民族信仰之间的互尊互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