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新贵州蔬菜产业十三五时期取
2025/1/21 来源:不详12月7日,记者从年全省蔬菜产业冬季培训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我省蔬菜产业从单纯注重数量向注重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单一抓生产向抓全产业链转变,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按统计口径,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由年的全国第8位和第13位上升到年的第4位和第10位。年,全省蔬菜(不含辣椒及食用菌)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年全省累计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达48个。优势产品展现新特色。全省夏秋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年的70%以上,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生产大省。大白菜、萝卜、茄子、菜豆、生姜、韭黄、山药和佛手瓜等8个优势单品实现规模化发展,面积已占总规模的三分之一。香椿、阳荷、冰菜等野菜和香葱、芫荽芹菜等香细菜发展方兴未艾,茭白、黄花菜和芦笋等特色蔬菜基地不断涌现。产销对接实现新突破。全省家国有平台公司参与农产品流通,集中优势力量,抢占省外市场,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和对口帮扶城市,建成个贵州绿色农产品省外分销档口,建成上海外延蔬菜基地6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保供基地44家。在省内,推进3个一批、6个二批和个农贸市场信息化改造,全省学校食堂采购省内蔬菜比例超过80%,建成家军营超市专区(专柜),精选蔬菜产品纳入黔货“进军营”名录库。全省蔬菜商品率71.8%。助农增收取得新成就。年,全省蔬菜产值亿元,占全省12个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蔬菜产业带动农户最多、增收效果最明显,带动贫困人口.6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7.6%,人均收入元以上。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威宁县,建成40万亩蔬菜基地,带动农户13.6万户56.7万人增收,其中贫困户4.7万户19.7万人。质量安全步入新征程。坚持绿色安全发展理念,在全国率先提出禁用化学除草剂,绿色生产理念深入人心,试点推进以草治草、机械化残膜拾捡和尾菜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推广国家标准地膜,创建清洁菜园余个,清源行动成效显著。年全省农资打假立案件,完成专项抽检批次,快检立案79件,罚款37.84万元。全省蔬菜监测合格率达98.6%。发布19个蔬菜省级地方标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蓝婴编辑唐怒娇编审方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