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的别样小吃让人垂涎欲滴,想之又想腾

2023/6/2 来源:不详

治白癜风西安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32.html

腾冲人的一天,大多是从早点那一碗饵丝开始的。这也难怪,作为主粮的一个产品,腾冲人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饵丝的,年节更是少不了它,大年初一的午餐就是吃饵丝。在腾冲,这一顿饵丝是“吃长饭”,有长长久久之意,如此,饵丝在腾冲人心里究竟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便可想而知了。这里,就更不要说“大加工”了。曾几何时,几毛钱一碗的“大加工”,是怎样地让人垂涎欲滴,想之又想啊……

20世纪70年代,国营食馆、国营茶社都是腾冲老百姓吃“大加工”和小锅饵丝的地方。店铺里的桌子随时干干净净,白得发亮,只有用酸杷叶擦洗木质的桌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买饵丝时先在窗台上付钱和粮票,记得小锅饵丝是一角二分钱、二两粮票一碗。拿到一个铜质饵丝牌,再欢天喜地转到大厨窗口,端出来的,便是散发着浓浓香甜味的一碗饵丝,汆肉“帽子”量足,汤水好,饵丝细腻软滑,筋骨好。再去食馆门口买上两分钱的腊腌菜,那个爽,真是别提了。“大加工”时代,哪家馆子都不配给腌菜,便有人专门在食馆门口卖腊腌菜,两分钱或者三分钱,随便你买。地道的腊腌菜大可不必放油辣椒、芫荽等佐料,只要有它佐餐,一碗油噜噜的“大加工”,就能让你爽翻了天。

很庆幸自己赶上了“大加工”时代,听着人们对那个年代“大加工”的赞赏,便也勾起了自己也对小锅饵丝的种种美好回忆——

那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不善文艺的我有幸被抽到了学校花束队参加上街游行。活动结束后,学校给每一名队员发了一枚铜饵丝牌。次日活动结束,又发一枚。对饥肠辘辘的我来说,那是多大的实惠啊,拿着两个饵丝牌,选了日子,乐颠颠地带着老妈和姊妹几个兴冲冲地到国营茶社去吃“大加工”。时至今日,已记不清究竟有没有掏钱再买两碗,只记得姊妹几个尽管都很贪馋,面对油噜噜的饵丝,却总是谦让来谦让去,总要往对方碗里多扒拉一些。如今,近四十年过去了,可面对香喷喷的饵丝,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

“大加工”、小锅饵丝是那一辈人的美好回忆。那时候,好多人都享受过生病才得吃饵丝的待遇。很神奇的是,生病没有力气的人,吃完饵丝从店铺里出来立刻就有力气了。村里人上大街也是要吃一碗饵丝的,玉璧的王恩荣说,以前他们进城赶街,如果没有吃过那一碗饵丝,就如同没有上过街。

随着时代的发展,腾冲饵丝的种类也一天天变得丰富起来,如根据“帽子”的不同分为烧肉、汃肉、氽肉、三鲜、鸡肉、鹅肉、烧腊饵丝等十数种,其中有独具特色的酸汤饵丝,更有被唤作“清真味”的牛肉饵丝,还有寺院里的素饵丝等等。不同的种类及至不同的口味尽可满足大家的不同喜好。至于后来随着旅游业发展隆重推出的大滚锅饵丝,则当属腾冲饵丝中的最高规格盛宴了——在一个大拼盘中,各种食材依次排列,饵丝捆成若干小卷,其余为烧肉、生鱼片、韭菜、豌豆尖、榨菜、野生香菇、西红柿、鹌鹑蛋、咸鸭蛋、黄瓜等,大碗盛着滚烫的高汤。辣椒油、花椒油、芝麻油、大蒜油、葱、芫荽、腊腌菜等调料有序摆放,未等下筷,却早已垂涎欲滴。可在笔者看来,如此高规格的饵丝盛宴,其味道恐怕永远也比不了留在记忆中的那一碗“大加工”和小锅饵丝。

年,腾冲传统小吃饵丝与稀豆粉、大薄片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02

承载一段历史的“大救驾”

清顺治十六年()正月十八日,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奔缅过腾,腾人以炒饵块相待,因长途奔波,饥饿难忍,以至食后喟然叹道:“救了朕的驾!”“大救驾”便成了炒饵块的代名词。

所谓的“大救驾”即是将饵块切成菱形片,先在冷水中过一遍,滤干水后放入油锅内炒,配上肉片、鸡蛋、西红柿、糟辣子、酱油等,出锅后即是一盘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的菜肴,味道浓,有嚼劲。糟辣子是少不了的调料,增添着炒饵块的色泽。

一般来说,吃炒饵块要都配上一碗干腌菜汤,酸汤令人胃口大开。

如今,“大救驾”已被列为“云南十大名菜”之一并高居榜首。的确,表面上看,它不过是一个寻常百姓家中的家常小菜或小吃,可因其食材丰富,烹饪方法简单易学,且不论何方食客都欢迎它,实至名归也就不足为怪了。

03

充满年味的酸水粑粑

圆形的饵块粑粑常年四季都有,在炭火上烤得焦黄,煳香味四处飘散,抹上一点酱油、辣椒油、花椒油,或是炭火上烧熟的树酸茄拌青辣椒,抑或是咸菜中的酱、卤腐、水豆豉,浓浓的酸辣味和粑粑的煳香一定会深深吸引着你,直叫你吃得舔嘴咂舌,欲罢不能。这粑粑还可以从主角转变为配角,搭配上稀豆粉、干酸腌菜水、烧腊、牛肉汤,便是稀豆粉粑粑、酸水粑粑、烧腊粑粑、牛肉粑粑什么的,呵呵。

方形饵块筒切成片,也称饵块粑粑,早年只在春节期间才有,因此,当市场上出现饵块筒时,便是临近过年了。这厚厚的方形粑粑在火上烤熟后皮脆心软,通常是撕成小块放进黄生生的干腌菜水里,加上少许骨头汤,放上辣椒油、花椒油、芫荽等各种调料,便是酸辣味很浓的酸水粑粑。这是春节特有的味道。早年的饵块筒约定俗成只在春节期间做,干腌菜水则是因气候因素只能在冬月、腊月间才能生产,因此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吃到地道的酸水粑粑。干腌菜水在数次熬煮、晾晒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冬日的阳光,酸香味浓郁,混合着粑粑的糊香,挑逗着你的味蕾。不知不觉中吃下去很多,只到口饱肚圆,才奇怪自己怎会吃下这么多,那是比煮了吃要多得多的数量。

饵块筒也可切成小四方形薄片煮着吃,加入腊肉丁、立春前后的开花白菜,白、绿、黄相间,那开花白菜把自然的鲜甜味带进了煮粑粑里面,吃起来可谓鲜甜可口,还能尝到一丝春天的气息。这些有季节感的食物,错过便要等一年。

04

腾冲民俗之粑粑捏塑制品

有那灵巧的手艺人,可以用饵块的主料粑粑捏成“馒首”“贡献”“素桌”。建盖新房上梁时需丢粑粑捏成的“馒首”打“五方”,每年七月半“送亡”献饭时需要一盘粑粑捏成的含猪、狗、猴、鸟、仙桃石榴等物的“贡献”。“吊丧”仪式上,外家来献饭都需有一盘粑粑捏成的十二生肖的“素桌”,因此,饵丝、粑粑的主产地——腾越镇洞山社区就有几户专门从事粑粑捏塑手艺的人家。捏塑者将蒸熟舂好的粑粑凭一双灵巧的手搓揉捏塑成十二生肖像,捏塑成大象、小鱼、小鸟、仙桃、石榴等,再着色彩绘、装饰,使其活灵活现,极具观赏性,特别招小孩子们喜欢。那一对憨态可掬的小猪,卷尾巴的小狗、灵活的小免子、长鼻子大象,谁不喜欢呢。可不是,大人的饭还没献完,小孩子们就分抢着跑了。大馒头样的“馒首”是喜庆吉祥的象征,只要有哪家盖新房,主人一定会备下许多“馒首”,上房梁时让人们抢得热热闹闹,如笔者一位挚友所说,那个时候啊,一样都不忙,就是忙着抢“馒首”了。

05

历史悠久的饵丝加工工艺

腾冲的饵丝加工,以腾越的历史最悠久,制作工艺领先,产品质量优良。据现存文字资料考证,明代即有,最早产于胡家湾,品种有鲜、干两种。新中国成立前,饵丝加工仅有胡家湾、刘小寨二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副业,粮食部门积极推广胡家湾饵丝工艺。早年,用脚碓舂粑粑。年,用锅炉蒸汽代替铁锅煮饭蒸饭,用电动粑粑机代替脚舂碓试验成功。可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还是靠人工舂碓加工。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农户进行个体经营,主要产区集中在洞山、小西、城关一带。除个体经营外,粮食部门也办了国营饵丝厂。不论国营、集体或个体加工,绝大部分已采用机械制作。

制作饵丝选用腾冲优质籼稻老品种浆米为原料,利用腾冲独特的水质,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精制而成。制作工序有淘米、醒米、蒸生米、分饭、蒸熟米、碓冲、擀压、成形等,机械碾压后制片、制卷、制粑粑,再凉片、冷却切丝,成品有饵丝卷、饵丝、粑粑、饵块筒等。

20世纪90年代直至21世纪初,云腾快餐饵丝厂、合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引进设备和技术,组织技术人员研制开发出快餐饵丝,多种口味的方便饵丝、干饵丝系列产品备受省内外游客青睐,是客人们离开腾冲时的首选产品。

饵丝系列产品不仅与当地人相依相伴,也很受外地人喜爱。好多来腾冲的客人,还在高黎贡山就期待着腾冲的这一碗饵丝或一盘“大救驾”。腾冲文治广场的砚湖边就开了“大加工”饮食园,还有“腾越味道”小吃店,更有设于大街小巷的无数个饵丝摊,专门经营各种饵丝、稀豆粉等腾冲特色小吃,迎合了顾客喜欢吃饵丝的口味,满足着大众对饵丝的需求。

文:杨晓芹

图:杨晓芹段应宗

来源:腾冲文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