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题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
2022/5/13 来源:不详白癜风的早期图片 http://m.39.net/pf/a_6858103.html
毕节市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二)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如批:“似流星!”这表示他并未懂那句的意义。“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δ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内翼、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词语也表示“越”和“闹”、“冷”和“静”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音大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各种通感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视觉和触觉向听觉里的挪移。亚理士多德的心理学著作里已说: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那是比拟着触觉而来,因为听、触两觉有类似处。我们的《礼记·乐记》有一节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通连。“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礼记正义》对这节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说明:“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白居易《琵琶行》有传诵的一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它比较单纯,不如《礼记》那样描写的曲折。白居易只是把各种事物发出的声息——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泉声——来比方“嘈嘈”、“切切”的琵琶声,并非说琵琶大、小弦声“令人心想”这种和那种事物的“形状”。一句话,他只是把听觉联系听觉,并未把听觉沟通视觉。
好些描写通感的词句都直接采用了日常生活里表达这种经验的习惯语言。像王维《过青溪水作》:“色静深松里”,或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寒磬满空林”和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把听觉上的“静”字来描写深净的水色,温度感觉上的“寒”、“暖”字来描写清远的磐声和喧繁的乐声,也和通常语言很接近,“暖响”不过是“热闹”了的文言。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词句。
按逻辑思维、五官各有所司,不兼差也不越职,像《荀子》所谓:“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陆机《演连珠》第三七则明明宣称:“臣闻目无尝音之察,耳无照景之神。”《文选》卷五五刘峻注:“施之异务。”然而他自己却写《哀响馥若兰”,又俨然表示:“鼻有尝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丹务”可成“借官下点同时也表示一个人作诗和说理不妨自相矛盾,“诗词中有理外之理”
(节选自钱钟书《七缀集·通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感这种现象在普通语言里也经常出现,譬如我们常说的“热闹”和“冷静”这两个词语自身就有听觉和触觉通同的情况。
B.培根认为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动都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足迹,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了通感现象。
C.最早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