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补明泡得书房进得厨房
2022/7/28 来源:不详●晋派君
刘补明太原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太原市名教师,太原市导师团导师,山西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太原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山西师范大学和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导师。多年从事语文高考研究与写作策略研究,多次参与省内外的高考试题解读、模拟试题拟制、高考复习指导、高考走势预测等学术活动,是新作文杂志社、《山西晚报》、文源讲坛、太原教育电视台的特约撰稿人和主讲人。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作文教学》等各级报刊杂志。编著有《快乐读写》《高考语文读写大通关》《高考作文满分节奏》等。其“率性作文”主张曾在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研讨会上作重点交流。
一
小时候,在村里上学。下学后的第一眼,便是从远处瞟瞭自家烟囱上的动静,那袅袅升腾的炊烟,撩拨着期待与渴望的心弦,安顿着躁动且摇摆的饥肠。那炊烟是母亲的杰作,是她在超负荷劳作后,掀开的另外一页篇章。她把灶膛里的柴火依序点燃,再把诸如土豆、红薯、玉米、豆架之类的各种整件齐刷刷地排列到诺大的笼屉上。不多时,便有混合了的香味,弥漫到院落与村庄,导引着我兄弟姐妹准时切换到回家的路线上。偶遇头昏脑热,母亲会努力剐蹭出那些面罐里的残余,揉成一团,烹调一碗姜味浓重的五彩拌汤。她还说,催一身热汗出来,病苦定能减轻多半。若有母鸡争气,努一颗蛋蛋出来,趁热下嫁拌汤,那就更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了。准确地说,妈妈下厨房,就是围着灶台圪转。因为所谓“厨房”,不过是陋室简居里的另外一个附带功能而已。连村里最有声誉的豪门望族,也大抵如此。据说,皇宫里才会有专供的厨房。虽然逼仄,却还温暖,又有饭香。和着饭香眠去,美梦饱满而又悠长。锅台前,成了母亲生活的经典区域,她用极其简单的本土材料,料理出许多让你意想不到的食物花样,让锅台前后成了一家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母亲是从土财主家下嫁过来的,她说在这个大家族的锅台前,早起晚睡,环绕了十几年,才慢慢缝合了诺多的裂痕,渐渐消弭了足够的偏见。有一天,不知为何,母亲驾着炊烟直走天堂。灶膛里的柴火,静静地听候着赓续人去点燃……从此,母亲的味道,随风而飘散。二
我是无奈地被转进锅台里的。书房也好,厨房也罢,同属于一方。就着煤油灯,点染灶膛里的柴火,让它慢慢地去烤验那些蒸锅里的整件。为得是能在父亲收工之后,第一时间吃点饱饭。坐上小板凳,在灶膛火光的映照下,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者《青春之歌》,迅速就会被那些故事所感染,共着书中人物的遭际,一起煎熬、挣扎与反抗。与学堂近在咫尺,却没法能上中规中矩的早学,却也因祸得福,偏读了几本闲书。有一回,缘于过于替道静的命运担忧,而忽视了及时打理灶台,以致蒸锅干了却浑然不觉,硬把蒸货吃成了烧烤。但我的父亲没有责怪我,弹除糊焦,就着米汤,吃得一如既往。暑日里,会在院子一角搭建一个临时灶台,上面撑一顶遮风避雨的凉棚。灶台旁,摆一台方正的风箱,两根风杆反复地被抽出来,再推进去,极有节奏地发出“发达发达”的回响。就着忽闪忽闪的火光,边拉风箱便看书本,摇头晃脑,振振有词,享受着别有风味的孤独。一天清晨,应该是在读赵树理的二黑结婚,正读到精彩处,锅开了,全然顾不得下米,以致滚水冒了泡,泛了白,煮出的粥饭,全然没了黄腊腊、油津津的品相。赵先生在书中说“米烂了”,我在现实里回应“粥白了”。这事情,犹在昨日发生。三
后来,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与厨房,一下子感觉到距离富豪日子仅剩一步之远。搬家的那天,亲友们都来帮忙。一切妥当后,我没带大伙去饭店打尖,而是按着搬家的习俗,在新厨房,用新灶具,做了家乡风味十足的油糕粉汤。那糕面是应季的;那黄油是新榨的;那粉条是现做的。喷香的油糕匹配上芝麻绵糖,滑溜的粉条佐之以青红双丝,还有陈酿老醋、羊油辣椒、芫荽葱段帮忙,那色泽,那味道,让前来帮忙的伙计啧啧称道,流连忘返。接下来的日子普通而又平常。多半是老伴在厨房,我在书房。那头在备料,这头在备课;这头在关灯,那头在关火。那面的嘈杂提振着这面的斗志;这面的寂静回应着那面的繁忙。原来,锅碗与笔砚并不相左,书香与饭味可以融合,它们用基本近似的符号,谱写着小家庭的生活乐章。越来越觉得,烟火味十足的厨房,才够真正意义上的厨房。至于陈设档次之类的皮毛,应该是等而次之的琐屑。那些全凭喊外卖、吃饭店来维持的家庭,太给人摇摇晃晃的感觉。出书房,便可进厨房。这“进”字,把厨房这一重地推向了生活的深端。不会烹调山珍海味,但你可以剥葱捣蒜;不能奉出珍馐玉盘,至少能做家常便饭。在我看来,厨艺拼水平与技艺,上厨靠姿态与情怀。在厨房,只要你肯系好围裙,提刀而立,那你一定踌躇满志,日子美满。四
过年的感觉,首先是从厨房里找到的。蒸花馍,煮豆沙,炸豆腐,炖排骨,煲清汤,煎摊饼……太考验你的厨艺了!无论是女贤内,还是男当家,只要能把这些事一桩桩排开,理顺,调好,你家的年,就可谓芝麻开花节节攀高!就连亲戚好友、街坊邻里也会深深地被你亲手调制的年味所熏陶与折服。我以为,年前厨房里的第一要务是炸好丸子。这丸子,是最基本的食材,下火锅,上糖醋,入高汤,进烩菜。可塑性大,融合性强,真是平民造价,贵族品质。选一些上好的五花肉,切碎剁绵,用加盐凉白开,从一个方向搅匀打开,入一些料酒花椒水和胡椒生姜面,还有香油生抽、葱末白糖、蛋清淀粉。若要清淡点,不妨调配一些挤了浮水的碎萝卜或者白菜丁。然后,入手和成泥状,从虎口挤出球团,放入油锅,煎成焦黄。可真是鲜嫩无比,香脆绵长,男女共适,老少皆宜。羊肉、猪肉、牛肉均可,任你挑选。若有兴趣,还不妨试做豆腐丸子、野菜丸子、土豆丸子……有了丸子的年,好奢华。翻出花样的年,最像年。五
进厨房,又是一件极其细致的事情。冬春不同,早晚有异。寒天进补,伏日清淡。早餐讲营养,午餐要丰盛,晚餐需节制。你得知道多少人需要进餐,什么时间开餐,需要备多少餐。做多了,徒增一堆冷炙;做少了,难免有人亏欠。做早了,饭等人;做晚了,人等饭。这些都得提前盘算。你得知晓该备什么餐。冬暖还是夏凉,雨天还是晴天。照应昨天,筹划明天,错落有序,合理调换。荤素咸淡,稀稠硬软,统筹兼顾,相得益彰。端午节呈上凉糕,中秋节配置饼盘,冬至时煮好水饺,腊八日调匀红饭。倘有老幼进餐,最好烂熟透软;若添亲朋来访,不妨调研试探。硬面需刀削,软面好拉条。红薯不喜鸡蛋,矮瓜偏爱番茄。辣多易掩百味,盐少难免寡淡。过早加醋,锈了铁锅;推迟进油,冒了青烟。凉拌椒油喷,热炒生抽炝。拧尽水分菜蔬柴,不加淀粉汤汁淡。厨房里圪转,造的是饭,通的是情,参的是理,把的是度,怀的是人。一次振友小聚,无意间聊到做饭,顺便啰嗦了几句早餐清汤面,惹来文友围观。厨房里有学问,饭局上成交往。既为凡人,得做俗事,泡得书屋,进得厨房。.7.6(本文来源水先生的语文生活